海南汇瓦屑猪场住着5只不同寻常的小白猪,它们的“外公”不是猪,而是上海本地猪种枫泾猪耳朵上的细胞。继2007年上海诞生首例克隆 小型猪后,2010年上海科学家成功克隆出大型猪——枫泾母猪,去年底一岁半的“克隆猪二代”自然顺利生崽。本月底,5只健康活泼的“克隆猪 之后”将迎来“双满月”。 首例克隆猪死于“喘气病” “猪乃六畜之首”,相比于牛、羊等家畜,猪卵母细胞脂肪含量更高,体外显微操作难度大,因此克隆猪的成功率仅为1%至2%。目前,国 际上只有9个国家(地区)获得过成功。 完成近十年科学缜密的“怀孕计划”,2007年上海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猪。不过,出生体征健康、生长发育正常的克隆小型猪,长到四个月 时夭折了。研究人员解剖尸体后发现,死因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。项目负责人,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德福说,为监测克隆 动物是否具有早衰、功能障碍、发育畸形等潜在疾病,这头小猪一直与其他同时出生的小白猪放在一起饲养,不想感染了养猪场里易得的喘气 病,很可惜。 猪耳朵孕育出“克隆二代” 克隆猪“由小变大”,是克隆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的良好开端。2010年7月底,上海“克隆猪二代”——一头浑身黝黑,体态健壮的枫泾母猪成 功诞生。其中的技术细节同样升级:“供体细胞”不再是胎儿成纤维体细胞,而是成年枫泾猪耳朵上的普通体细胞。一年后,这头大型克隆猪发 育成熟,与种公猪自然配种后顺利产下5只健康的小猪仔。 “克隆枫泾猪生长过程中,无论体重、身型、还是心跳、呼吸、生长速度等体征,与正常猪无异。正常生产后,大型克隆猪的繁殖能力也得 到验证。”张德福坦言,就现在掌握的实验数据来看,与克隆牛和克隆羊相比,克隆猪很少有畸形。“因为,克隆猪胚胎若发育异常,基本会 被‘代孕猪妈妈’自然流产掉。但凡能降世的,一般都是体健貌端的。” 实验过程中,研究人员还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克隆胚胎,克隆猪及其后代的耳朵边缘或者鼻子,在暗处会时时闪烁出绿色荧光。接下 来,研究人员将密切关注“克隆二代”后代的种种表现,寻找克隆猪在代代繁殖中,是否存在各种潜在的生物危机,并将宰杀几头,分析克隆猪 及其后代的肉质状况。 克隆平台上研究“环保猪” 基于两代克隆猪,上海克隆技术平台基本搭建成型:研究人员熟练掌握影响猪体细胞克隆效率的主要技术环节,建立并优化了猪体细胞克 隆技术,改进了猪体细胞克隆的一些关键技术。 据介绍,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畜牧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,可极大提高育种效率,为核心群的定向培育和改良建立了一条高效途 径,包括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复制优良种公猪加速猪遗传改良进程,大规模保存濒危猪种种质资源等。